太極拳對年輕白領的好處-東印象

太極拳對年輕白領的好處

常說太極拳可用以養生,是全世界最多人練習的運動之一,生活中的太極一文即顯示了在國外很多療養機構更用太極拳以做為康復治療的複健運動。進入21世紀,伴隨著地球村經濟態勢與網路科技帶來的快速生活方式,年輕白領們十之八九都處於一定程度的亞健康狀態,那學習太極拳又能為白領們帶來什麼效益呢?

 

太極拳的效益

 

第一.生理效益

太極拳結合氣息吐納.傳統引導的方法,著重練身、練氣、練意三者之間的緊密調協。練習時一方面可鍛鍊肌肉,舒筋活絡;另一方面又能透過呼吸與動作間的相互配合,對內臟加以按摩鍛鍊,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好處一:增加神經系統的靈敏性—練太極要「心靜意定」,練拳時必先令大腦皮層休息(心靜),將協調全身內外器官機能的任務交由中樞神經系統(意定)執行,加強了神經系統的靈敏性。

好處二:暢通經絡、血管、淋巴及循環系統—打一遍太極拳的時間並不短,因此如有氧運動一樣,能使血氣運行順暢,接著會察覺有指尖麻軟發痹、關節微響、針刺、腹鳴等感覺。根據中國醫學理論認為這是經絡暢通的反應。透過摟拗屈膝絞轉等運動,動脈血管得到適量擠壓及放鬆,能使血液加速運行,增加氧氣的供應,也促進了淋巴系統的新陳代謝,加強了個人的抵抗力。

好處三:改進柔韌度、肌力及肌耐力—太極拳多以慢速走圓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運動,加上重心交替變換,運行動作又多摟、拗、絞轉,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動如下勢、蹬腳等式子,能改善各關節的柔韌度。

好處四:提高心肺功能—練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實,透過深長細緩勻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氣量及遞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數,確保氣體能充分交換,相對地提高了各器官的獲氧量,此等帶氧性活動能訓練及提高心肺功能。

好處五:治療慢性消化管道疾病——因練拳時各關節、肌肉、骨骼會相互牽引、絞纏、擠壓和舒張,內臟又因腹式呼吸(腹實胸實)而產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加上橫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對腸的蠕動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而練拳時的舌頂上顎,唇齒輕閉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

總之,經過中西方多面的科學化研究證實,長年修習太極拳能對各種慢性病,如:神經衰弱、高血壓、心臟病、消化不良、風濕關節炎、糖尿等等有著一定的醫療作用。這是無可推諉的事實!

第二.精神效益

好處一:消除壓力—練拳時因要「心靜用意,心無雜念」,又要體松,精神只集中於「意」上,加上太極拳本身要求剛柔並重,呼吸調協,各器官的獲氧量相對提高,故練後使人頓感輕快,壓力盡消,情緒穩定平伏;又因練拳後血氣迴圈暢旺,精神亦抖擻起來,工作效率自然提高。這無疑對樣樣講求效率、日常生活緊張、精神壓力沉重的大城市人有著正面的幫助。

好處二:認識及體驗和諧協調的陰陽哲學觀(周昭和1996)——太極拳倡身心和諧調協,不強已所難,內外相合、虛實分明、剛柔互兼。正所謂「靜中觸動動猶靜」,這種講求明白陰陽對立統一辨正關係的哲學,就是太極拳之創作精神哲理之本。

好處三:認識不以強淩弱,不藉故犯人之道德觀——太極拳論所說之「舍己從人」,彰顯了太極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獨特武學精神。太極倡借力打力,以小力勝大力,一切回擊純順應對方來勢,以靈巧的動作,較小的力氣加殊其上,使來犯者失准而落敗。故太極拳的真正威力,只有在被人蓄意侵犯下才發揮出來,其終目的也只是「立自己於不敗之地」罷了,絕無加害對方之意!

好處四:瞭解修身處世之道——修習太極拳要講求「中正安舒,心靜體松」,這八字真言正好是我們立身處世的最佳座右銘。透過練太極拳,學生可以體會到立身不正之弊:勞勞終日而不得其所。做人只要「中正」,不走歪路,不偏不倚,就可感「安舒」之態;